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服务黄岩>> 饮食休闲>>正文内容

海门小吃,不信你不流口水!

 

海门小吃,不信你不流口水!


蛋饼
        椒江蛋饼是椒江小吃的一绝,它承载了很多老海门人记忆。很多地方的蛋饼是蛋包在饼外面,总感觉蛋和饼不能完全融合,有些地方的蛋饼是蛋在里面,但蛋的味道却差了点,只有椒江蛋饼才是那么的有味道、有嚼头。做蛋饼料要选好,选上好猪油、软葱,精面粉。做蛋饼最难的是控制面粉的柔软度和煎饼的火候。面粉太软或者太稀了做不成饼,太硬了煎的饼硬不好吃。软硬适度的粉团切取一块一两左右,放一层葱花,浇上化好的猪油、做好的肉馅,包成团。这个肉馅一定要手工剁起来,搅肉机搅的味道就差了。之后,然后用擀杖擀成薄饼。放在平底锅上煎,先直接煎,当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涂上均匀的猪油,渐渐的由于热的作用,饼就鼓起来了,此时加入有料酒与精盐等佐料、事先打好的蛋,再翻辗煎,煎到蛋熟后就好。原来在老城门头的詹记蛋饼,是很有名的蛋饼店,现移到江城路。店主詹师傅从1992年开始,做蛋饼15年了,他煎出来的蛋饼柔软、沁人心脾。

 

姜汁核桃调蛋
        姜汁核桃调蛋是椒江一大小吃,每到冬天,尤其是冬夜,天气寒冷,市民们吃碗尝尝,暖暖身子。姜汁核桃调蛋香醇可口的风味小吃,也是营养丰富滋补佳品,具有散寒、止呕、祛痰、健脾等诸多功效。在椒江乃至台州,妇女在做月子的时候,都有吃姜汁核桃蛋的习惯。它的做法虽然各有差别,但大同小异:先把核桃仁弄碎,剁成小粒子,但不要弄成粉状,那样不好吃;取鸡蛋数只,用筷子打散后,放入二两生姜汁、香醇的黄酒、上乘的红糖、适量水,盛在一起搅拌均匀,再放入锅中,大火烧沸后,小火闷上几分钟,至香味喷出蛋糊熟即可。在椒江,最有名的姜汁核桃调蛋店是位于江城南路“然香姜汁”。烹饪时,不像家里做时用微波炉或高压锅烧,而是将盛有核桃仁、生姜汁等的碗放在空锅中,锅与碗之间垫数块小瓦片,锅里不放水干蒸,因此烧出的姜汁核桃调蛋特别有名,丝般爽滑的口感,浓郁得化不开的香味,味道“宰”些!

 

姜汤面
        姜汤面是椒江的代表性面食,它的精彩之处除了丰富的浇头(有虾干、猪肉丝、笋丝、香菇、金针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蛏子等),还在于它微辛浓郁的汤——带着姜汁特有的香味。姜汤面无姜汁不香,这些地方的姜汤面,姜汁特别浓,据说考究些的,做姜汤面前先将姜切片晒干,将姜干放入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先旺火后温火,熬上两个时辰才能出姜的醇味。

 

炊圆
         炊圆也是用糯米粉做外皮,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里面包进用葱、姜、酒调好的肉馅,跟包子馅料差不多,另一种则随季节和口味不同加入茭白、虾皮、豆腐干、萝卜丝等等。肉馅的炊圆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糯米夹杂着浓郁的肉汁,别心急要小心烫口哦!素馅的炊圆口味多变,还讲究营养价值的搭配,萝卜丝虾皮香鲜可口,茭白豆干清爽滑嫩。

 

蛋清羊尾
        这道菜是上《中国菜谱》的道地临海菜,具有1400年的历史,“蛋清”取其使用的原料,“羊尾”取其形状,自己做也可以,只要你不怕麻烦还有一点力气。取蛋清,用力打,打成雪花状,要能“立筷不倒”,这是个力气活。在此之前先将豆沙做成比乒乓球略小的丸子,将包裹了网油的豆沙丸子放进搅打好了的蛋清里,尽可能多地将蛋清卷粘在丸子上,并旋即将丸子放进沸菜油里炸。这时的丸像一颗神奇的种子,一落下油锅便绽放嫩黄的花,顷刻间变得胖乎乎、油黄黄的,注意炸的时间不可太长,待到三分嫩黄,装盘后略撒些白糖就好吃了,娇嫩令人不忍下箸。白塔桥饭店还有值得推荐的是酒酿汤圆,有豆沙、白糖等甜味的,也有猪肉、火腿等咸味的饼皮酥脆火烧饼。

 

泡虾
      “泡虾”是台州人的方言称呼,之于书面语怎么个称呼,一时半会儿的,我还真的犯难找不到词儿。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把它当外来词进行音译。那结果,就如同把“CHOCOLATE”音译成“巧克力”,“COCACOLA”音译成“可口可乐”。所以,“泡虾”直译过来,就是“泡虾”! 正如稻草人不是“人”,泡虾也不是“虾”,它的原料是小麦粉。小麦粉和水搅拌成稠糊状,用器具取上适当的量,往里加上调味好的肉碎作馅,仍用器具包好,往沸油里一扔,面皮炸至金黄色,用漏勺捞起即可食用。陵园路上的炮虾摊已经成为许多椒江人记忆中,颇有代表性的美食小吃了。

 

 

手打面  
        手打面入嘴滑爽、香韧,汤味鲜美可口,是当地有名的小吃。其制作工艺是将面粉放在案上,中间扒成凹形,注入凉水,和匀揉透。用面棍擀成面皮,撒上山粉,擀压、摊开,再撒上生粉,再卷再擀,待擀成薄薄的面皮后,将面皮折叠切成面条。锅中水旺火烧开后,下入面条,面条一熟立即捞上,盛入备有汤料浇头(高汤、味精、盐、油等佐料调制成)的大碗,根据各人口味喜好,放上大排或荷包蛋,即成一碗风味独特的手打面。

 

肉炊饭
         将烧好的肉末淋在炊饭上~~一般配以骨头汤和面结粉丝汤~~~~~~那个小香,十分美味,在椒江的烈士山脚下就有一家,十分好吃。

 

 

食饼筒
         食饼筒,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种美味佳肴用面皮包成筒状,它是我们椒江著名的一种小吃。说是小吃,其实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主食的,因为在面皮里面已包罗了餐桌上所有的菜肴。我们这一带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必吃这道小吃的,再喝上一点雄黄酒,门上插一两支用菖蒲做成的避邪剑,那端午浓浓的味道就出来了。各地风俗有别,但包上这么多的菜做成食饼筒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好象也就我们这里了。现在,只要想吃,那一年里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做这道小吃的。做食饼筒可繁可简,全看自己的喜好。但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要有卷食物的面皮,并且面皮的质量非常的讲究,它要既薄又韧,如果韧性不够,一包上东西就容易破掉,如果皮太厚,吃起来直接影响口感。里面的馅一般来说,薯面(或者用米粉干)、蛋丝、红烧肉、豆腐干炒韭菜、洋葱或蒜芯、卷心菜是必须的,其他的,只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以拿来当作食饼筒的馅。

 

乌饭麻糍
        春夏之交,采乌饭嫩叶(俗称乌饭脑)捣汗,和糯米蒸捣而成。外粘松花,色香味俱佳。通常呈条片状,中裹豆沙成卷者特佳。

 

骨头粥
        到了建设路不管饿不饿,总会去喝上一碗,而且经常喝还能补气健身,连感冒都少了呢!每碗烫烫的粥中加上一两块骨头,米早已经因为长时间在木桶中被熬得稠稠的,骨头的味道在其中虽然不浓却恰如其分,多加虾皮、榨菜和店主特调的芝麻粉等配料,一口吃下去香香咸咸的很有满足感。中山东路(马路桥,人本超市斜对面)的几家老牌骨头粥店,原来都是开在城门头的,算是椒江骨头粥的老字号。店面不大,卖的也只是粥及蜜枣粽,小肠卷,鹌鹑蛋之类的小吃。但价格非常实惠,骨头粥是1.5完一碗!还可以搭配粉丝、面结等,在寒冷冬天的夜晚,喝上一碗这样烫烫的骨头粥,那真是吃在嘴里,热在心里。
 

糖心糕
        糖心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以晚米(农垦八)粉.红塘为原料。将晚米粉分成两堆,一堆直接加温水揉匀,上劲。另一堆加红塘,温水揉匀上劲,色暗红。以白色的粉包裹红色的粉团,用手指卡出形状(传统的形状红色截面为五叶花瓣),揉为圆形长条。糖心糕口感香糯,甜而不腻。
 

漾糕
        烊糕有米粉和麦粉做的两种,米粉做的是白的,麦粉做的是红的(加了红糖的缘故)。漾糕是发酵成的,发酵用的糕头是用甜酒酿调一小团麦粉后发酵二十四小时而成,所以炊熟后,其大无朋,松软香甜,拜开来,里头除了孔还是孔。夏日炎炎,没有胃口,上街割一块漾糕,回家就着凉汤或清粥,午饭自然有滋有味。
 

圆(又叫:外来圆)
        同其它地方的汤圆不同,一般在冬至吃,又称冬至圆。平时主要在定亲等喜庆之时,放在川篮(一种柱型有格的竹制品)里同“米团”配对作为礼物。湫水山下的“圆”是馅料裹外不裹内的,据说也是应了这个典故之故。做“圆”先是糯米粉兑水反复揉,做成乒乓大小,下锅煮熟,出锅后在黄豆粉拌红糖的馅料里滚几下,乘热食之,软糯香甜。后来为了红色这个喜庆色,逐渐演变成多以红豆粉为馅料。

 
鸡蛋麻糍
         麻糍作为节日食品,在过年、立夏、重阳吃,平时一般为嫁娶、上梁、进住等送礼之用。麻糍是用糯米粉加少量山米或米粉在蒸笼中炊熟后捣就成块或片,在制鸡蛋麻糍时,将麻糍块切成片或将大片麻糍切成小片,放在热锅中重新烙熟烙软,就成为鸡蛋麻糍,黄青白相间、色味诱人。
 

  
椒江糊
        店名就叫“糊店”,在老城区育才小学那里,据说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整个店就做一个东西:糊!凉凉的,粘粘的,口感很好,吃的时候在上面放点糖或蜜,加点葡萄干,浇上水就可以拉。有空的时候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便宜,只要1-2块。

 

转载自 蔠於認識鉨    转载于2010年01月15日 11:54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