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岩在线>> 文章中心>> 黄岩>> 遗存>>正文内容

黄岩宝塔的人文解读

图一:修缮后的庆善寺塔。

图二:修缮后的瑞隆感应塔。

图三:灵石寺塔修缮前原貌。

图四:现存的瑞岩净土寺塔。

    塔,是佛塔的简称,又名窣堵波、塔婆、浮图(屠),都是梵文的音译,俗称宝塔。原是纯佛教的建筑物,源于印度。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得舍利子(或称佛骨、身骨,火葬后骨烬中的结晶物),被八国王分取,各建一塔以供俸之,于是就有了佛塔。以后凡佛教寺庙常建塔,用以藏高僧舍利子及经卷。中国最早的塔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建造的洛阳白马寺木塔。佛塔传入中国以后,除了原有的佛教功能之外,还注入了许多风水学说和人文历史的内涵,而且遍地开花,每一县都会有好几座,遂成为中国传统人文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建筑物了。
    随佛教传入,寺庙与佛塔即应运而来。早期的佛塔是建造在寺庙之中的,三国、两晋时供僧人住宿、修行的佛寺是以佛塔为中心建造的,佛塔四周绕以僧房、讲堂,整个寺庙是以塔为核心的向心布局。塔的形式是仿印度的方形重阁式,后与中国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最为流行的方形木构楼阁式塔。据传,黄岩原大寺巷庆善寺(俗称大寺)塔(见图一),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按理应按上述规格建造。如是则有两个问题,一是当时应是木塔,寿命不可能太长,于是又有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始建之说。南宋时似应是重建成砖石结构、木椽盖瓦为檐的楼阁式塔。清康熙时重建,中空,可达顶层,我们童年时可以爬上去拾鸟蛋。二是这应是黄岩最早的寺塔,当时应以塔为中心建造寺庙,到后代逐渐改变了格局,明代此寺毁于倭寇,2001年重修寺塔时,早已看不到寺庙原貌了。此塔现为县级文保古建。
    黄岩的佛寺塔,现存的还有:九峰寺的瑞隆感应塔(见图二)。如今的九峰公园内,当年有一座九峰寺,是佛教法眼宗德韶大师所建,在建寺的同时建成此塔。始建时间是北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四年,同年改元为乾德元年,此两种说法,实际上是同一年即公元963年。这是一座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塔,石砌须弥座上刻有佛像及麒麟、狮子等图案。每级腰檐迭涩出檐,下安斗拱及六角形砖枋木柱。每层各面均有壸门,两壁镶嵌模制陶质千佛砖,砖身木椽盖瓦楼阁式檐,已大部残损,现按原貌修复。塔刹(顶)为葫芦形覆钵式,亦恢复原形。年久失修副阶全毁,现亦重建。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宋塔的典型形貌,修复得很好,为省级文保单位。
    另一座是灵石寺塔(见图三)。灵石寺始建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在其大雄宝殿前有东、西两塔,是德韶大师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始建,大概是在九峰寺瑞隆感应塔兴建之后着手建造此塔的。东塔清初已毁,现存西塔,七级六面,每层有倚柱、兼柱,柱头卷刹。明间有壸门式壁龛。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刹、塔体均严重残损,残高21.1米,1987年大修时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原为省级文保古建,大修后与灵石寺大殿同为县级文保单位。
    再有一座是瑞岩净土寺塔(见图四)。瑞岩净土寺始建于唐代,此前东晋时亦有高僧怀玉,隋代亦有高僧智顗等在此主持,唐武宗“会昌灭佛”时被毁,至景福元年(892)高僧师彦重建,后成为日本曹洞宗祖庭之一。此塔县志失载,根据塔砖上有“瑞岩院僧了性造”“至元癸已”字样,推知应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元塔保存至今,是十分珍贵的,被列为省级文保古建。残塔为五级六面,塔刹已失,塔身向西倾斜,每层各面均有壸门,菱角牙子迭涩出檐,塔基亦损,2004年重修,仅在于加固,难以恢复原貌。
    其实黄岩的佛寺塔还有不少,只是没有能保存至今,十分可惜。据各种县志载,在今塔院头处,原有始建于南宋初建炎年间的定光观塔,此观原名西塔院。在桐屿埠头堂普福招提寺前,有建于唐开元间的普福五塔。在大鹤山青山寺前有建于五代十国后周景德(按:应为显德、954—961)间的青山寺塔。天长街的天长寺,原称无量塔院,北宋时已有一座无量塔。总之,比较大的寺庙常建佛塔,用以藏舍利子及经卷。
    黄岩与全国各地一样,除了佛塔,还有不少风水塔。中国的风水学说中有“补风水”之说,就是自然山水环境不可能十全十美,可能有缺漏,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引水聚财(挑河、挖池),植树补基(在平原、无靠山、水口等处植树),建塔以镇煞、兴文运等。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佛是至善至大威力无边的,佛塔是佛的象征,是人们心目中具有神威的物像,所以把佛塔移用过来可以消灾镇邪,增补风水形势,而且还可昌文运、兴科举。在古代的中国,除了房屋之外,在建筑物中数量最大、形式最多的,大概要数宝塔了。

现存的水口石塔。

紫云塔修缮前原貌。

阜云塔修缮前原貌。

    黄岩的风水塔,现存的有方山双塔和茅畲大田山水口石塔。
    黄岩自唐代建县始,县城就在今天的城关,一千三百余年未变。城东南巽位上的方山,是黄城之屏障,其分支九峰山上有紫云、阜云、灵鹫、接引、宝鼎、灵台、双阙、卧龙、翠屏九个山峰,其中紫、阜二峰“尤特峭拔,石壁碐嶒,斜日西照,则山皆紫色。岩石上有紫、阜二字,相传为朱子(熹)遗迹”(《黄岩新志》)。南边的紫云峰上有华盖塔即紫云塔(见附图),北边的阜云峰上有文笔塔即阜云塔(见附图),合称方山文笔双塔,乃“邑之文笔”也。此中有何深意呢?清朝风水学家高见南说:“凡都、省、府、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一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相宅经纂》)全国各地文笔峰(山)、文笔塔比比皆是,如浙江奉化县城正对处称文笔山,四川阆中县城东南塔山上建文笔塔等。
    从黄岩县城来看,方山是最高的山了,但从全县来看,则更有高山。在风水中,西北的乾方为天门,东南的巽方为地户,黄岩西北有高山,永宁江自天门流向地户,这是最佳的风水。在地户上建造双塔,以迎紫气东来,与天门上的大寺尖龙缠岩遥相呼应,所以黄岩自北宋杜垂象开科,历代共有一位榜眼、近三百位进士,乃六县第一,足见文笔塔昌文运,兴科举之功。按各种县志记载,此双塔宋室南渡时即有,那么起码要建于北宋,朱熹乃南宋中期人,至于九峰山上题“紫、阜”二字,当是先有此二峰之名及峰端之双塔,后有朱子之题字。朱熹来黄讲学,使黄岩文风大开,以至于得“小邹鲁”之美名,功莫大焉。双塔加朱子遗迹,风水当然更好,充分表达了黄岩人民所追求的美好愿望。这双塔既丰富了自然景观,又满足了群众心理需要,如今至晚则大放光华,不更象征着黄岩人文精神大放光芒,前途无限美好吗?!
    在茅畲大田山的水口石塔(见附图),位于茅畲九溪之水口。茅畲自北宋初牟俸定居开发以来,经济、人文皆欣欣向荣。按风水学说,流出之水口当有“捍门砂”或“水口砂”关锁之,因为水乃财富、命运之象征,于水口筑塔,可以聚财、兴运。有了这座塔,茅畲的风水才完美。石塔已较为稀有,又筑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加上保存之完好,更使此塔名闻遐迩。
    其实,黄岩还有很有名的风水双塔,就是俗称“双宝珠”的位于江北唐门山将军岩上的文笔、文星双塔。惜乎“文革”期间毁于当地农民、红卫兵之手,至今虽有人出资出力,正谋重建,然还未成现实。这是明万历七年(1579)黄岩县令袁应祺在任时建造的。为什么要选这个地方造塔呢?因为此处为黄岩母亲河永宁江之水口,所谓“扼邑之门户而为之锁钥也。”(乾隆三十五年知县王憕《重建唐门双塔记》)而“水口无阨塞,邑城无艮峰,亦地之所不足者也。”(同上)建塔是为了“补风水”,用人力使风水完美。同时,把这里看作永宁江之“龙首”,巨龙即将出海,所以“龙首当镇”,用以魇胜以图安详,镇邪求福也。还有一层意思,“唐门双塔文光萃,恰与方山双塔对”,恐怕“人文气散则精英不聚”,故名“文笔、文星”,这可能是针对南宋时有182位进士,至元、明以来望尘不及的情况而为之。袁应祺是一位十分重视文教的县令,至于民间传说,江西人谋风水,在乌龟头上压两座塔,致使黄岩文风不振,实与袁县令之本意背道而驰,不足为据。
    今天已经看不到了的风水塔,还有县城北门外,利涉浮桥头江岸上的鸡鸣塔。塔高一丈二,周长亦一丈二,六面,每面均雕满佛像,整体作鸡形。因浮桥为北门要道,上府下县必经之路,历史上历次战乱均为必争之道,特别是元兵进黄城,在此处杀人颇多,勘舆家(看风水的人)认为浮桥形似蜈蚣,不吉利,要用鸡来镇压它。在倭寇作乱的明嘉靖年间,建造了这座鸡鸣塔。可见这是一座典型的镇塔——魇胜塔,用来镇邪去恶,祈求安宁。这种镇煞塔的客观效果除了给老百姓以心理安慰之外,也丰富了城市的人文景观,浮桥头江岸上耸立着一座鸡形宝塔,不也颇为别致壮观吗?解放前尚存塔基,现已形迹无存。
    而在长潭山墈上,乌岩水口处有一座长潭塔。乌岩历史上是黄岩西部重镇,五县物资集散地,从五代时卢肆开辟以来,一直非常繁荣。这块风水宝地今天已沉浸在长潭水库的“水晶宫”里了,而过去,有永宁溪从西而来,汇西北的柔极溪而成筠溪,从乌岩镇北边绕过,再汇北来的杨岙溪,而达长潭,是永宁江的主要源头。乌岩与长潭之间就是著名的菱湖,在这样的“水口”,建一塔来镇锁,按风水观点来看,当然非常必要。可惜此塔仅在民国《黄岩新志》手稿中记上一笔,但语焉不详。
    此外,建于横街山上的横街山塔,建在城南三里处茭池中的茭池塔,也应是风水塔,可惜今天已无法考查了。
    巍然耸立、凝重端庄的宝塔,过去是佛的象征,是老百姓镇邪避祸、祈求安宁幸福、昌文运、兴科举的吉祥物,有的还成为城市的标志;而今,皆成文物,是各地人文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古建筑,凡风景名胜之地,往往少不了它的身影,如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